“哪里可以批发到油画?”过去,许多慕名从外地来莆田仙游进货的商家总是摸不着门路。分散在各个村落的小作坊太“隐蔽”,一度成为仙游油画产业发展的瓶颈。
而今,仙游鲤南建起了油画城,目前已经有10余家企业入驻,本月还将有30多家企业陆续入驻,争取在国庆节前开业。从外地来购买油画的商家很容易就能找到这个油画聚集地。
这样的规模,仅仅是用来临时过渡的,在城区另一头的仙游工艺产业园里,总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“仙游国际油画城”即将崛起。昨日,油画城举行了开工庆典,2014年,油画城将投入使用,油画将成为继古典家具后,仙游另一张金灿灿的名片。
哪有卖油画哪就有仙游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油画传入仙游,师带徒的方式使得这个队伍愈发强大,如今,在仙游的农村,依然可以看到一个个家庭小作坊里,老人带着徒弟作画的场景。
随着这个行业的壮大,2000年左右,当地的油画市场趋于饱和,“那个时候,油画行业开始走下坡路,使得大家不得不往外闯。”仙游油画行业协会会长魏金椿介绍,也是这样的机会,让大批做油画买卖的商人走了出去。
魏金椿就是比较早走出去的画师之一,“我是在90年代的时候出去的。”魏金椿回忆说,当时他选择了义乌,在国际商贸城摆了一个摊。“那会义乌还没见到有卖油画的,只有卖相框的。”一拍即合,魏金椿与当地卖相框的老板达成协议,两种产品搭着卖,就此打开了销路。
义乌小商品市场建成后,魏金椿更是感受到了“集聚”带来的效应,“原来我以为像油画这种产品,一单能签个几百幅就不得了,但到了义乌才发现,一单几千幅都是很平常的。”如今,在义乌,魏金椿不仅有了数家连锁店,还有了一家做框和包装的加工厂。
像魏金椿这样走出去闯出名堂的油画商家,在仙游有不少。“哪有卖油画哪就有仙游人。”魏金椿说,这句话毫不夸张,在全国三大油画基地的店铺,福建人占据70%,而福建人中,仙游人又占据了半数以上。“现在在义乌卖油画的有上百家,基本都是仙游人。”
据不完全统计,仙游籍在外做油画生意的商家达六七百家,遍布各地。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,年产值达20多亿人民币。仙游油画异军突起,产品畅销海内外,如今甚至影响着中国油画市场的走势。
临时油画城初尝甜头实际上,远销海内外的这些油画作品,并没有脱离仙游这个发源地,魏金椿介绍,大部分在外销售的产品都是来自仙游油画家之手,“所销售的产品都是回到仙游本地收购的。”
像魏金椿这样熟悉仙游油画大师分布情况的人,还比较好找到所需要的油画。而一些从外地来的商人,就完全一头雾水。“前几年来到仙游,如果没有熟人带就是找不到地。”一位常来仙游进货的外地商人陈女士说。
2010年,仙游成立了油画行业协会,魏金椿被推上了会长的位置。“大家这么信任我,我就有这份责任要把仙游油画做起来。”
![]()
义乌的生意已经成熟,魏金椿就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协会里,因为亲身体验到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集聚效应,魏金椿认为,仙游的油画也应该通过集聚产生效应,打造油画销售平台。
在协会的牵头下,今年正月初二,十余家油画企业入驻现有的油画城。在这个临时过渡的油画城的二楼、三楼,一家家店铺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作品,虽然不像其他小商品市场那样火爆,但时不时都有人来到这里选购油画。“入驻半年时间,销售额已经达到去年一年的水平了。”一家小商铺老板告诉记者,慕名而来的人很多,而且比较好找。据了解,目前已经入驻的十几家店铺销售额都有大幅提升。
构建“宜业宜居”的油画基地临时油画城就已经让商家初尝甜头,当仙游县将在工艺产业园建设“仙游国际油画城”的消息传出后,更多在外打拼的仙游油画企业纷纷表示要回来发展。“目前已经有两百家企业报名,五十多家明确了要回来发展。”魏金椿介绍。
为了让协会更好地在仙游油画业中起到组织作用,协会的骨干共同成立了福建画都投资有限公司,承担起“仙游国际油画城”的项目。“今年年底把基础做好,明年年底基本竣工,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。”魏金椿介绍,计划用三年时间构建油画界人士梦寐以求的理想家园,油画城中要有万人以上的画室,争取入驻企业100家以上。
根据初步规划,油画城以画家SOHO工作室为主体,“届时,分散在各地的油画画家将集中到这里。”在分布上,工业厂房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,其中包括油画制作车间、油画装配车间、油画企业总部办公楼。商业展厅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,这将是一个集创作、展示、流通于一体的交易平台。而画家SOHO工作室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,为画家提供一个“宜业宜居”的工作生活场所。
据介绍,未来油画城将是集制作、展示、交易、培训、装配、物流、评估、商务、生活等产业链功能配套齐全,全球最具特色、最具影响力的“宜业宜居”油画创作与交易基地。
除了油画行业,今后还将吸引与油画产业链相关的企业,比如画框、颜料、画布、创意设计、物流等企业入驻,“我们是想把这里打造为国内甚至全亚洲最大的油画产业基地。”魏金椿说,为了这一产业能够得以传承,未来还希望办一所油画学院,培养油画人才。
仙游县相关领导表示,油画城的规划,是为了整合油画产业资源,优化油画产业布局,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油画创作能力。通过培育仙游油画品牌,巩固仙游作为全国三大油画生产基地之一的地位。
“两宝”齐聚令人期待沿着仙游县坝下一条街,道路两旁以“红色”为主色调的古建筑,展现出既古典又高雅的气息,这里就是长约10公里的工艺一条街,汇聚了大批古典家具店铺。
而在工艺一条街的一头,就是仙游工艺产业园。未来在这里,将集聚古典工艺家具和油画等文化产业,集生产、展示、营销、仓储、研发、物流以及旅游为一体,将打造成文化创意专业园区。
仙游工艺产业园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吴文化介绍,目前整个工艺产业园包括两城一区,两城包括博览城和油画城,而一区就是生产区,目前已有22家古典家具企业入驻并全部动工,预计于年底投入使用。
油画产业异军突起,传统古典工艺家具声名在外,已然成为仙游的两张名片。仙游县相关负责人介绍,产业园建成后,将有力促进仙游工艺产业的快速集聚,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,在“十二五”末将带动整个产业年产值达300亿元,创税收2.5亿元,使工艺产业真正成为仙游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。
东南快报 记者谢丹文/图
(责任编辑:Vincent L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