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的源泉------真实---浅谈李耕的绘画艺术
想必大家都知道近代画家中的大师“南李北齐”,其中的“南李”就是莆籍画家:李耕。为什么李耕的绘画会名声大振?也就是他的艺术、源本于泉,其“泉”是:真实。
莆田画家李耕大师
艺术的源泉是:
1:师出有名:也就是师承大家、历史上有影响力的画家;画家的深厚功底是在临摹中突破,临摹中创新。
2:生活中的真实体验,生活中的真实经历,生活中的真实反映。
所以要知道李耕的主要师承是谁:应当是明代的三位大画家,周臣、唐寅、仇英。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的画作为什么流传至今仍能鲜艳夺目?那就是来源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颜料。
周臣:中国明代中期的著名职业画家。他生活在成化至嘉靖年间,字舜卿 ,号东村,吴(今江苏苏州)人,生年不详,卒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(即1535年)。擅长画人物和山水,画法严整工细。
他有两个学生特别著名,一个唐寅,另一个仇英。唐寅、仇英青出于蓝,风格上极为接近,但当时名气已超过老师。周臣山水师承陈暹。曾经刻苦临摹李成、郭熙、李唐、马远等作品,其主要取法于李唐派系。画山石坚凝,章法严谨,用笔纯熟。曾与戴进并驱,则互有所长。人物画也非常出色,古貌奇姿,绵密萧散,各极意态。
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周臣代表作《柴门送别图》 ,描绘一文人携琴访友后,主客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,明月早已挂在高空,船工也已在船头熟睡,直至客人快要上船了,他还未醒来,说明主客送别时间之长,友谊之深,这其中也融含周臣画体的“院体画”与“文人画”的相融之处。周臣被人们称为非院派的“院派”画家。
周臣画作-《柴门送别图》
唐寅(1470—1523),字伯虎,一字子畏,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鲁国唐生、逃禅仙吏等,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,故名唐寅。汉族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,诗文擅名,与祝允明、文征明、徐祯卿并称“江南四才子”,画名更着,与沈周、文征明、仇英并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仇英:(1482—1559):字实父,号十洲,汉族,江苏太仓人。后移居吴县。擅画人物,尤长仕女,既工设色,又善水墨、白描,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,或圆转流美,或劲丽艳爽。偶作花鸟,亦明丽有致。与沈周、文征明、唐寅并称为“明四家”。著名代表作《清明上河图》。
传统的中国画颜料:一般分成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两大类。
矿物颜料的显着特点是不易褪色、色彩鲜艳,植物颜料主要是从树木花卉中提炼出来的颜色透明。主要色彩有以下几种:
一、矿物颜料:1、朱砂。2、朱膘。(朱砂中提炼、最上面的一层)3、银朱。4、石黄。5、雄黄(又称雄精)。6、石青(分头、二、三、四青)7、石绿(分头、二、三、四绿)。8、赭石(分深赭、浅赭)。9、蛤粉(贝壳磨制、虽非矿物但归在此类)。10、铅粉(易变黑,常用钛白粉代替)。11、泥金。12、泥银。
二、植物颜料:1、花青。2、藤黄(有毒)。3、胭脂。4、洋红(进口,胭脂虫中提取,虽非植物但归于此类)。三、化工颜料(不同于盒装软管的,也为块状,姜思序堂生产)。1、曙红。2、深红。3、大红。4、铬黄。5、天蓝。
现在,我先来谈一下中国画的材料。
第一:墨。墨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到的墨锭。
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、煤烟、松烟、胶等,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型态的存在。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,在水中以胶体的溶液存在。初制成的墨的水分亦较多。另有存放时间较长的墨,其致密度较高,并经过长年累月的干燥,使墨色的立体感更高;这种墨在日本被称为“古墨”。
从中知道了,墨的原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、常用的东西。墨中胶的原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胶(鱼膘胶等)、植物胶(树胶等)。
为了墨的应用,就必须知道文房四宝: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,即笔、墨、纸、砚。文房四宝之名,起源于南北朝时期。
历史上,“文房四宝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。在南唐时,“文房四宝”特指诸葛笔、徽州李廷圭墨、澄心堂纸,江西婺源龙尾砚。自宋朝以来“文房四宝”则特指湖笔(浙江省湖州)、徽墨(安徽省徽州)、宣纸(安徽省泾县,泾县古属宁国府,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)、端砚(广东省肇庆,古称端州)。
我们常见、常用的七彩色,赤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。颜色在生活中随处可见、可得,如:黄栌、姜黄、品红、丹、彤、炎、绾、石榴红、赭、海棠红、豆绿、石青、粟、樱桃色、枯黄、银红、青翠、嫣红、茶色、缥、靛青、棕黑、棕红、粉红、绛紫、酡红、秋香色、柳黄、竹青、葱绿、葱倩、葱青、油绿、绿沈、青碧、鸭黄、鹅黄、青白、蟹壳青、鸦青、杏红、豆青、茜色、赫赤、松花绿、松花色、绯红、鸭卵青、棕绿、艾绿、松柏绿、柳绿、樱草色、缃色、等等。生活的环境中、随处可见、可得的颜料、颜色有矿物质、动物、植物;这就是艺术来源于真实的物质、真实的生活中。
知道了这此,只是绘画艺术的开端,要想绘画艺术的入门,首先就得懂得历史的传承、才能知道怎样去选择临摹;古人不见今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
佛像和寺庙的壁画人物,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,比如唐朝的人物:圆润、丰腴、饱满等,原因是贞观大治后,丰衣足食,人们就会显示出富态。李耕在绘画佛像、罗汉等人物,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切。
宋、元朝的战乱,明朝的农民起义;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。李耕在绘画平民百姓,仕女等,则采用瘦肉、露骨的技法。李耕在绘画仕女、美女时,传承了明代画家的技法:叶眉、柳肩、细腰、形曲等技法。
人物画要从生活中吸收养分,才能做到形神兼备。现在,来谈一谈李耕所画的《老翁倒骑驴》一图的特色:千金难买老来瘦,但生活营养不良也会造成了瘦弱;该老翁的鼻子,一笔勾出、充分体现出老来瘦,而不是饥瘦。数笔胡须采用了写意,表达了返回童趣的意态和快乐的心情。点眼远望,即体现出无忧无虑、又是饱经风霜,这一切是安份自得的心理写照。大耳朵的画法,表明了长寿(老翁身份相符)。肥瘦适中的手掌,妙哉极了:将唐、宋、明代以来的技法揉合、突破创新。该老翁的体形,采用厚实的技法:从事过长期劳动,胸宽、背厚、肌肉结实;其劳动者的共性特点、体现到位---微微驼背。
------待续
本文系原创文章,转载请保留作者信息及网站链接,谢谢!
文章链接:http://www.purock.com/drawing/34.html
(责任编辑:Vincent L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