莆田话又称莆仙方言、莆仙话、兴化方言等。莆田话在整个语言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开始出现于西汉、东晋南朝时,在南朝隋朝形成,因为那时和之前中原人南下,来源以西晋时中原正统语言为主体。 莆田话即兴化方言,莆田话受福州省城话和泉州话双重影响,由于福州是省城,莆田与省城交流多,所以莆田话受福州省城话影响程度大于受泉州话的影响程度。 兴化方言俗称“莆仙话”,除了一些西汉中原人南迁到此外,西汉时期中央汉军在这里军事活动后有部分中原将士留驻在此地,形成了最早的莆田话,是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。 兴化方言的特色是:八 音(包括白阳入)分明,保存着很多的隋朝以前中原古汉语。兴化方言属汉语方言系闽海方言群。 莆田话尽管受福州话影响但在文白对应、语音结构、基本词汇、语法等还是保持和泉州话大体相同的,因此倘若一个莆田人很长时间在泉州漳州,他能比较容易地学会泉州话漳州话,莆田是闽南中人地矛盾最突出的,唐朝后期开始大量莆仙人因谋生或迁徙他乡,而泉州就和莆田相邻,例如移民泉州漳州并且不久就被当地话同化了,由于莆田人移民泉州漳州很大部分的每年是几百人到几千人,很少有万人以上的,相对于已经在泉州、漳州的人来说是少数,所以容易被泉州、漳州人同化,何况不少莆田人已经移民几百年到几千年,早就被泉州、漳州人同化了, 因此移民泉州漳州的莆田人的莆田话不久就被当地话同化了,所以在泉州漳州不容易形成莆仙话方言岛。 莆田话流行区域除莆田市全境外,还分布在广东潮州、汕头、揭阳、汕尾、梅州市大埔县、丰顺县、海南省,湛江、雷州、茂名的电白、千年以来本来是隶属莆田县的新厝镇在1950年代割给福清等地的大部分地方。莆田话部分分布的有:泉港北部、东部,永泰南边、福清西南边和原来的莆田县新厝镇东边、北边的镇的某些村、西边,广东的韶关、广西东部、南部,浙江温州南部、东部,舟山群岛、福建东部霞浦少量地方,江苏宜兴,兴化,安徽的歙县等市、县的部分地方。 (以上为百度百科关于莆田话的介绍) (下面是维基百科关于莆田话的介绍) 莆仙语(“莆”,拼音:pú;兴化平话字:Pô-sing-uā),又称兴化话(兴化平话字:Hing-hua̍-uā)或莆仙方言。是一种分布于中国福建东部沿海的闽语,通行于莆田市辖区、仙游县、福州市的福清县南部的新厝镇、永泰部分地区, 以及泉州泉港的部分地区(其中莆田和仙游是兴化话的中心地区,一般称为莆仙地区或兴化地区)。 兴化话以莆田话为代表,以莆田市区的城厢音为标准音,属于汉藏语系汉语闽方言,使用人口约500万,因历史上兴化地区属于兴化军、清朝在此设立兴化府,故莆仙话又称为兴化话。今日兴化地区原讲闽南语,后来因为地理上接近福州地区,语言受到影响,逐渐闽东化,最后彻底脱离闽南语,成为一种独立于闽南语之外又带有闽东色彩的混合兼过度型的闽语。 而中华民国控制之乌丘(金门县代管的莆田县岛屿)也使用莆仙话,并有融合战地文化用语,当地又称乌丘话。 兴化话得名于兴化军、兴化府,这个名字曾经广泛被兴化民系使用,现在只有南洋的兴化府移民继续使用这个名称。今日,中国官方及学术界一般称兴化话为莆仙方言。民间一般称莆田的兴化话为莆田话,仙游的兴化话为仙游话。 中国汉朝末年,长江江南的汉人始入福建,这些汉人讲的是闽语的原祖-古吴语(即江东话)以及古楚语,此时闽语还未形成。晋朝永嘉之乱之后,大批华北、中原汉人入闽,而带来了3世纪时北方的口音,福建汉人的语言开始发生大变化,为日后的闽南语形成奠下基础。唐初漳州发生“蛮獠啸乱”,朝廷派兵入闽镇压之后,陈政、陈元光(开漳圣王)四代守漳百有余年,促使闽南语在此时期形成。当时兴化地区属泉州管辖,语言为闽南语。 西元979年,宋太宗在今日仙游县北部的游洋镇设立兴化县,建兴化军,翌年划泉州的莆田县和仙游县来属,自此兴化地区与闽南地区分离,兴化地区的语言开始自成一系。兴化地区单独管辖之后,兴化地区的语言脱离闽南语母体,独立发展。且兴化地区毗临福州地区,两地居民交往密切,兴化话又逐渐受福州话的影响,慢慢丧失原有的闽南特征,增加福州话的味道,特别在音韵上表现出向闽东靠近的趋势,其自身的特征越来越明显,进而发展为一种独立的闽语,一种兼具闽南语和福州话特色的混合闽语。到了近代,莆田的兴化话更进一步向闽东靠近,原有的鼻化韵全部脱落,而与仙游话在韵母体系上产生差别。 (责任编辑:Vincent Lin) |